發布時間:2018-08-10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編者按:作家書房帶領我們一起走進文化名家的私人書房,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他們的閱讀習慣,與自己對“文學與人生”的態度作個對比,品味思想醇香,倡導閱讀人生。
作家檔案:
孫志保,男,1966年4月出生,安徽亳州人。1988年畢業于安徽大學歷史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亳州市作協主席、文聯副主席。
1994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發表中長篇小說30余部,短篇小說多篇。其中,中篇小說《黑白道》、《溫柔一刀》、《灰色鳥群》、《父親是座山》、《麥子熟了》、《葵花朵朵》被《中篇小說選刊》轉載,《溫柔一刀》同時被《中華文學選刊》轉載;《干事的日子》、《奔月》被《中篇小說月報》轉載;《飛龍在天》被《小說月報》轉載。多部中篇被收入多種選集,如中篇小說《溫柔一刀》被中國作協創研部編入《1998年中國中篇小說精選》(長江文藝長版社)。著有中篇小說集《黑白道》,系中華文學基金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1999-2000卷;長篇小說《黃花吟》。中篇小說《黑白道》獲第三屆安徽文學獎,中篇小說《溫柔一刀》獲第五屆安徽文學獎一等獎。
書房一角:
書齋十問:
Q:您的書房有名號嗎?取名的用意?
A:聽風閣。書房在頂樓,安靜地獨坐,可以聽到最微小的風吹拂的聲音,也可以聽到自己內心最微小的波瀾。
Q:您目前有多少冊藏書?有哪些類型的?
A:近3000冊書籍,主要是歷史和文學,還有一部分哲學書籍。
Q:最近喜歡研究哪一類型的書
A:佛教和古典文學。
Q:您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錢買書?對網上閱讀,電子書有什么樣的看法?平時閱讀,網絡和紙面閱讀的比例是多少?
A:平均一個月花費200余元買書,期刊和電子書除外。我不喜歡網上閱讀,但是,用kindle讀書是我的一種樂趣,年初買一張年卡,隨時閱讀,出差時更方便,晚上熄燈后,也可以隨時閱讀。用kindle讀電子書很有意思,方便而及時,有一些平時不想閱讀的書,也可以借此瀏覽,多看了不少書。它的缺點在于,重讀自己喜歡的章節時,有諸多不便,標注也不大順手。在閱讀方面,還是紙面閱讀多,占八成以上。
Q:您的讀書習慣是?
A:在沙發上或躺椅上半躺著讀書,輕松而持久;偶爾,我會開車到野外,敞開車門,安靜地讀一個上午。
Q:您從圖書館或朋友那里借書嗎?
A:不借書。遇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想方設法從網上購來。有時,在kindle上看過,認為有必要重讀,也從網上購一本保存。
Q:您向朋友出借自己的藏書嗎?
A:不借。偶爾借出,很快就后悔,大多是有借無還。
Q:哪本書對您的影響最大
A:與早年的閱讀有關,我最喜歡的還是俄國文學,影響最大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一些重要的寫作開始之前,要隨手翻開,重讀一些章節,尋找寫作感覺,確定敘述方式。此外,我很喜歡愛爾蘭作家約翰·班維爾的《海》,它提供了文學語言的多種可能性,讓人贊嘆文字的魅力。
Q:您對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或者最不滿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哪方面您覺得好 或者不好?
A:沒有最滿意的作品,如果一定要說,我對中篇小說《溫柔一刀》和《不能讓馬沙說話》較為滿意。不滿意的太多,以早期作品為主。倒是一些想象力發揮作用最多的作品令我較為滿意,而有些作品因為故事的過于現實令我感覺僵硬,不想重讀。
Q:對文學愛好者的寄語
A:嘗試寫作,你會充分調動自己的潛能,體驗之前無法體驗的美妙,達到以前不敢企望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