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  |  設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

安徽省作協主辦

寫好文化強省新華章 擦亮徽風皖韻金名片

發布時間:2024-03-28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2月2日,文化藝術界人士助力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為我省加快推進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建設謀良策、出實招——


寫好文化強省新華章

擦亮徽風皖韻金名片


群星璀璨,勝友云集。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偌大的會場傳遞著溫暖的春信,洋溢著熱烈的氛圍。


一個“徽”字,展開山水與人文相得益彰的錦繡畫卷。一位位關心安徽發展的文化名家、關注江淮崛起的藝術大家,共聚一堂、各抒高見,傾聽江淮兒女奮進時代的鏗鏘步伐,展望安徽文化繁榮興盛的美好愿景。


 江淮崛起,贏得熱情贊譽


“雖然不在安徽工作,但是我始終心系安徽。近年來,全省經濟社會尤其是高新技術快速發展,取得令全國矚目的成果,全省文化事業更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個個喜人的消息傳來,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和自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黃德寬建議,安徽要在文化資源的挖掘方面,特別是在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多下功夫,推出更多優秀作品,助力文化強省建設。


進出口總量全國第10,高新技術企業總量全國第8,境內上市公司總數全國第7,國家級5G工廠數量全國第4,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全國第2……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數字,標注著2023年安徽各領域發展在全國的位次,彰顯著全省錨定“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邁出的堅實步伐,贏得與會嘉賓熱情點贊。


“近年來,《人民日報》對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宣傳思想工作一直密切關注,進行了及時深入的宣傳報道。我們還發揮文藝宣傳的優勢,在文藝副刊上刊發文學作品和文藝評論,以文藝的視角展現徽風皖韻、反映時代變革,都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人民日報社文藝部主任袁新文說,“從鄉村振興到城市建設,從人間煙火到綠水青山,從梨園新姿到文脈傳承,我們全方位看到了大美安徽的風貌和氣韻。”


“我雖然不是安徽人,但我與安徽的緣分長達30多年。現在也是安徽很多藝術鄉村的‘榮譽村民’。”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自豪地說,他一直關注安徽藝術鄉村的建設。近年來,安徽通過圖片、短視頻的海量傳播,藝術鄉建活起來、村居環境靚起來、村民生活富起來,“藝術喚醒鄉村、文化振興鄉村”已經從口號變成現實。


“在安徽,曲藝作品備受歡迎,曲藝演出市場火熱,曲藝發展基礎堅實,因此安徽被全國曲藝界譽為‘火地’。”國際說唱藝術聯盟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原主席姜昆介紹,近年來,安徽曲藝界多次獲得中國曲藝藝術的最高獎——牡丹獎。他建議,繁榮發展安徽曲藝事業,要重視人才培養,大力培養尖子、培養角兒,為出優秀人才打造良好的成長平臺、為出優秀作品營造寬松的創作環境。

 文化強省,擘畫美好藍圖


安徽文化底蘊厚重、文化資源豐富、文化氛圍濃郁,當前正處于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涌泉說:“安徽是戲劇大省,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古老的徽劇和具有青春活力的黃梅戲蓬勃發展、生機盎然。豐厚的戲劇資源,是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一股文化力量。”他建議,要在守正創新上做文章,不斷推出體現劇種特色、彰顯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同時著力構建梯隊完善、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


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文化既是重要內容、重要標志,也是重要支撐、重要力量。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指導意見》,按照“一梁五柱”布局,著力打造思想引領力強、輿論影響力強、文化感召力強、創作生產力強、文化供給力強、綜合競爭力強的文化強省。


“安徽出臺戰略性指導意見,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并配套具體的舉措、量化的指標,對音樂事業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認為,最近幾年,安徽音樂在人才建設、創作演出等方面的成果可圈可點。尤其在去年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比賽中,安徽取得了突破性成績。“目前,安徽音樂人才不少,但缺少專業化的音樂院校,希望充分發揮各級音樂協會的組織優勢,激發培養音樂人才的活力和潛力,推動安徽音樂事業再上新臺階。”韓新安說。


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笑言自己沾了家鄉的光,不管走到哪里,大家一聽說他是桐城人,都會贊嘆他生在一個有文化的地方。“豐厚的人文歷史沉淀,是安徽文藝發展自信自強的底氣。近代以來,江淮大地上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涌現的站在時代潮頭的重要人物,都是美術家應該重點關注的重大題材。”王平建議,要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既要著力推動文藝事業整體的發展,又要著眼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突破,持續培養更多文藝人才,不斷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同時,要積極開展國內國際文藝交流,尋求外部力量賦能,激發文藝事業活力。


 資源富礦,蘊藏巨大潛力


文化既是安徽引以為傲的財產,又是安徽潛力巨大的資源。廣袤的江淮大地,蘊藏著文化保護、研究與開發的富礦。


“安徽文化底蘊厚重,區域文化特色鮮明。文化傳承怎么做?文化產業有什么?如何把這些文化從歷史上、從書本里激活、傳承?這些都是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任務。”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何蘭生建議,孵化區域性的文化發展中心和平臺,既要出成果,又要出產品。這些成果和產品,不僅包括關于區域文化的理論研究,而且包括文學作品、藝術作品、影視產品等,從而讓深厚的文化資源“活起來”。


“我國擁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70多萬處,大部分低級別的文物還沒有得到系統的保護。從今年開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對低級別文物的保護利用開展試點和示范。我們選擇了兩個地方,對成片的傳統村落民居進行系統性的保護,其中一個地方就在黃山市歙縣。”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文旅部原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介紹,除了呼吁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還會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不僅保護低級別文物,而且緊密聯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開展文化旅游、鄉村振興等項目。


獻禮建黨百年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成為安徽推出的現象級精品力作。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秘書長、中廣聯編劇委員會副會長、著名編劇龍平平坦言,作為一個安徽人,他在編劇《覺醒年代》的過程中,注入了濃厚的安徽色彩和情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奮進新時代,安徽人一直敢為天下先,走在時代前列,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龍平平說,安徽的紅色資源非常豐富,是我們的力量之源,應該進一步深度挖掘。他建議,對安徽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專題調研,形成可操作實施的方案,爭取每年都能推出一批像《覺醒年代》這樣的文化精品。




閱讀鏈接





共敘情誼 共話合作 共謀發展 文化藝術界人士助力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座談會在京召開 韓俊主持并講話 李屹張宏森講話 王清憲通報情況



文圖來源:安徽日報

視頻來源:安徽新聞聯播

轉自:安徽省文聯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电影手机在线观看|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乱人伦无无码视频试看|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韩国理伦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日本高清乱理论片| 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韩国朋友夫妇:交换4| 日本人指教视频|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两个人www免费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性XXXXBBBBXXXXX国产|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99| 波多野结衣丝袜美腿|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风流艳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喝茶影视喝茶影院最新电影电视剧| 一级毛片免费毛片毛片|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老头天天吃我奶躁我的动图|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最新中文字幕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淫片视频免费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波多野结衣护士|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