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安徽作家網(wǎng)  |  設(shè)為首頁
安徽作家網(wǎng)

安徽省作協(xié)主辦

新作速遞 | 作家蔡盛散文刊發(fā)《安徽文學(xué)》

發(fā)布時間:2024-05-22  來源:安徽作家網(wǎng)  作者:安徽作家網(wǎng)

近期,我省作家蔡盛散文《花磚》發(fā)表于《安徽文學(xué)》2024年第4期。


作品欣賞


  磚


花磚是安徽省涇縣茂林鎮(zhèn)的特色產(chǎn)品,也是省級“非遺”。


走進千年古鎮(zhèn)茂林,花磚也似一張臉,給茂林貼了“金”,撐了臉面,成為一張厚重的名片。


到茂林看花磚,尚友堂是必去的。


清晨的一米陽光照進古巷,柔光下,八字形院門、花磚門墻、青石墻裙、白石門坊的尚友堂也紅了臉,像個青澀婉約的少女。


站在古巷里,左看右看抬頭看,滿眼都是花磚。怎么形容它呢?初見像邂逅了皖南雨巷里撐著油紙傘的少女,那種美是帶著呼吸的,也像帶著滾動露珠的雨荷,有雨滴一樣的心跳,很想抓住,很想時光就此駐足……


尚友堂是有故事的,堂廳正中懸有欽賜的“四代五世同堂”匾額,是這座古民居的“金子招牌”。在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四代皇帝執(zhí)政期間,從吳善政開始,居住在尚友堂的吳氏家族四代五世同堂,共13人受朝廷旌表。光緒十七(1891)年,茂林吳氏繪制了《四代五世同堂圖表》,狀元吳魯為其作序稱:“一堂聚五世,得旌十三人,葉方傳有四,乾嘉道咸間,歷來入通志。”細細算來,從吳善政出生算起,到光緒間的第九代,有170余年歷史。第一代吳善政就有13個兒子,分為13房;第二代長房吳壽昌、二房吳壽麟各有8房子孫……一代代算下去,這個枝繁葉茂的吳氏大家族人口的確不在少數(shù)。


除了欽賜匾額,花磚又為尚友堂增臉。乍一看去,尚友堂的單塊花磚有的像山水畫,有的像京劇臉譜,有的似行云流水,亦或瓜果花卉、飛禽走獸、敦煌飛天、水紋羅裙、蒼松翠樹,似禽似獸,似花似草,似奔馬,似關(guān)公、似長河……經(jīng)能工巧匠之手,花磚與花磚組合更加巧奪天工。乾隆年間茂林花磚拼出來的《群英圖》,有一百零八個人物臉譜,像梁山好漢一百零八將,招搖皖南。茂林吳組緗故居“七房里”、吳波故居等處,也有“桃園三結(jié)義”“東海八仙圖”等花磚杰作,意象如詩,畫面如畫,讓人仰視。


通往茂林花磚廠窯址的小徑開滿了橘黃色的小花,星星點點,像開在大地上的星星。踏花沿面而來的是一名村婦,手拎著手編竹籃,笑靨如花,臉上透著笑盈盈的春風(fēng)。那種山里人的質(zhì)樸純良寫在她的臉上,久違而又親切。她手指的方向成為我前行的路標,指尖碰觸到了山頂?shù)乃{天與白云。


來到窯廠,與老窯工攀談,花磚那曲曲折折的歷程又平添了一份傳奇。


相傳,宋元時期當?shù)厝碎_窯燒制大塊頭的磚,用于陰宅(陵墓建設(shè)。茂林人撿金(遷葬)時,潮濕的磚塊與磚塊碰撞、摩擦,磚的花紋便凸顯了出來,仿佛是祖上顯靈、庇護后人,讓撿金者心安理得。


無獨有偶,當?shù)氐囊婚苑虼虿駮r撿到一塊陰宅出土的磚,拿到水溝邊用來磨刀。隨著“霍霍”的磨刀聲,黑白相間的精美圖案漸漸呈現(xiàn),像一幅水墨畫,讓樵夫驚訝萬分……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茂林窯工的耳朵里,大家開始琢磨,想燒制出這樣的“畫磚”用于建房。可是,磚燒制出來了還是沒有畫意。聰明的窯工想到了陰宅,就把剛出窯的磚放到潮濕陰涼處存放去火;又受樵夫磨刀啟發(fā),將存放一段時間的磚進行水磨。水磨之后水墨效果呈現(xiàn),磚不僅細膩光潔,而且千姿百態(tài),氣象萬千,水磨花磚就此誕生。


興奮的窯工們從茂林東邊的窯灣里、西邊的西山腳取來了黃色的“油黃土”和黑釉色“冷水土”(俗稱“觀音土”),碾碎后混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加入清水,牽來水牯牛,人站在中間牽著牛繩,水牛一圈圈原地打轉(zhuǎn)。隨著“咕咚咕咚”踩踏聲,爛泥巴被踩得“稀巴爛”。煉熟的泥團,再經(jīng)過制坯、晾干、裝窯等程序,磚就缺一把火了。燒窯前,窯工們在窯洞口上方堆砌了一道防火磚,下方留有風(fēng)口,用以控制溫度、把握火候。火太“嫩”,燒出來的磚塊是灰白的。閉窯后,下水是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遠比鐵匠的淬火麻煩,必須慢滴慢滲。水少則會“回生”,像土塊一樣;水多則會“水酥”,讓磚塊脆化、斷裂。冷卻、出窯之后,經(jīng)過一塊塊的水磨,花磚的水墨效果呈現(xiàn),一塊磚就是一方藝術(shù)品,形態(tài)千變?nèi)f化、千姿百態(tài)。


老窯工上了七年學(xué),是窯廠的“秀才”。他拿著一塊花磚給我看,“這一塊花磚像不像我們茂林的美女,羞答答的;這一塊花磚像不像茂林的東溪河,清澈而悠長;這一塊花磚像不像眼前的魁峰,巍峨而俊秀;這一塊花磚像不像茂林的十里長堤,蜿蜒而曲折……”


茂林花磚從宋代走來,興于明清。明清時期,人文薈萃、科舉興盛的茂林出了進士20多個、舉人 130多個。這些達官貴人們在茂林大興土木,白如玉、青如墨、不沾灰、不上苔的花磚成為緊俏品,大搖大擺地走進了達官貴人的門庭,甚至“一磚難求”。


從此,花磚從茂林出發(fā),開始了它的“萬里長征”。因為有“洛陽紙貴”的新派頭,花磚首當其沖進入榮耀門第、大戶人家。


涇縣桃花潭鎮(zhèn)查濟村扁官巷內(nèi)的德公廳屋最先享受恩澤。德公廳屋是為紀念被元順帝敕封“明羲官”的永德公而建,其門樓既是廳屋的大門,又是一座可以獨立的“義官”坊。《查氏宗譜》《查氏支譜》記載,永德公四個兒子均為明朝洪武年間的封疆大吏(廣西兵備使、湖北巡察使、兩河漕運使、浙江按察使),為紀念其父,彰顯孝道,又不違背朝綱,他們睿智地將改元代所建牌坊為門樓。門樓四柱四層,有三層翹角,上有皇帝御書的“圣旨”和“明羲官”。德公廳屋雖位于巷中,不那么“顯眼”,但是屋內(nèi)的16根楠木柱子、呼之欲出的“鯉魚跳龍門”花磚磚雕以及花磚飾面,都是無可挑剔的。其布局之巧、營造之工、結(jié)構(gòu)之奇、裝飾之美都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永遠為查氏家族歷代子孫所景仰。


花磚榮登大雅之堂,顯貴們趨之若鶩。始建于明朝的查濟村寶公祠、洪公祠、二甲祠以及涇縣桃花潭鎮(zhèn)翟氏宗祠、茂林鎮(zhèn)吳氏大宗祠等祠堂都用花磚來打扮自己,讓這些明朝的建筑錦上添花。


花磚成為古建筑的“流行款”之后,又款款走進了清朝。涇縣云嶺鎮(zhèn)陳氏宗祠、榔橋鎮(zhèn)黃田敦睦堂、茂林鎮(zhèn)的尚友堂等民居,無不在花磚的點綴下變得花枝招展。


田村的思慎堂是當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朱世慧的故居,這里有最大面積的水磨花磚墻面,同一塊磚上有青、白兩種顏色,白色似紙,青色似墨,像京劇臉譜,有的像“包公戲”里的包拯,有的像“三國戲”里的張飛,有的像“水滸戲”里的李逵,有的像“楊排風(fēng)”中的焦贊,有的像“三國戲”里的曹操,有的像“打嚴嵩”中的嚴蒿與秦檜……整體看上去,氣勢恢宏的花磚墻面又有中國畫的五色墨法,氣韻生動,紋理清晰,是難以復(fù)制的一絕。


每一塊花磚有不同的臉譜,絕不雷同。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花磚可謂是磚中的鳳凰。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友人來到茂林鎮(zhèn)尚友堂,當他們看到質(zhì)地古樸、花紋獨特、不結(jié)蜘蛛網(wǎng)、耐腐蝕的花磚時,一個個駐足驚嘆。有人掏出放大鏡查看,有人用手摸了又摸,有人試圖取下一塊帶走,有人想出高價收購一組花磚,卻被房主婉言謝絕……最終,“尚友堂”花磚的照片登上了日本《住宅建設(shè)》雜志的封面,讓世界嘆而觀之。


曾任北大教授、安徽省涇縣茂林籍的文學(xué)家吳組緗說,小說中的人物不可千人一面,就像我的家鄉(xiāng)茂林的花磚一樣,千姿百態(tài),各具特色,絕不雷同。


單塊花磚正如每一個讀者心中的哈莫雷特一樣,每一塊都是獨一無二,有個性的,有風(fēng)骨,有筋骨的。吳組緗撰寫的小說《一千八百擔(dān)》將筆墨集中于宋氏祠堂這一隅之地,他以人物對話為推動情節(jié)和表現(xiàn)性格的主要手段,用白描手法傳神地刻畫了20多個人物不同的身份、舉止和心理,揭露了宗法制社會里一批“孝子賢孫”的丑惡嘴臉。小說中,那些破落衰敗、紛繁多面的地主就像一塊塊花磚一樣,各有各的臉譜,有的虛偽,有的貪婪,有的殘暴,有的下作,構(gòu)成了一幅人物眾多的臉譜圖。


正如《一千八百擔(dān)》里描繪的時代背景一樣,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社會動亂,經(jīng)濟蕭條,茂林生產(chǎn)花磚的窯工們也食不飽腹,難以維持生計,被迫關(guān)窯停產(chǎn),茂林花磚制造工藝也一度失傳。


光陰從宋朝走到了今朝,在陽光雨露的撫摸下,如今古民居的花磚的紋理更加清晰,手感更加舒服,用潔白的衛(wèi)生紙擦拭竟無一點灰塵。尤其是門口觸手可及的地方,花磚上已有一層包漿,質(zhì)地更加細膩。


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涇縣茂林鎮(zhèn)的紀建新、涇川鎮(zhèn)的郭維清爭著“吃螃蟹”,破譯花磚密碼成為他們不懈的追求。


花磚紋理有黑、白兩色,因而得名。紀建新找到干濕度、收縮度、粘合度等高度符合的油黃土、高嶺土,兩種泥土加水攪拌成泥……經(jīng)過取土、踩土、制坯、晾干、裝窯、燒窯、看窯、閉窯、下水、冷卻、出窯、水磨等工序,在屢敗屢戰(zhàn)中鳳凰涅槃,成為茂林花磚制作技藝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裝窯預(yù)留火路、閉窯要密封、下水注意流速、燒磚窯口放攔火磚傳導(dǎo)熱量……燒窯時,溫度低了,磚燒不熟;溫度高了,磚上的花紋就沒有了。”像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樣,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紀建新終于取得真經(jīng),破譯了花磚密碼,生產(chǎn)出茂林花磚。


和紀建新一樣,郭維清也一直在花磚領(lǐng)域深耕。他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就像花磚兩色一樣,撐起了涇縣花磚南北新天空。


郭維清千尋老窯工,配比高鋁土和黃土,反反復(fù)復(fù)陳化泥土、制坯、試燒,也復(fù)活了花磚生產(chǎn)工藝,拿到花磚抗風(fēng)化、抗靜電、不開裂、不沾灰的秘方。2012年,他終于拿到了涇川水磨花磚國家專利。


從此,似神似仙的花磚像一只山中鳳凰,一飛沖天。


“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飛來。”如今,一片片花磚乘著“非遺”的東風(fēng),開始了長足的旅行,黃山、宜興、河南、北京、哈爾濱、齊齊哈爾、呼和浩特和廣東、深圳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芳容。


在“一帶一路”建設(shè)的支持下,花磚漂洋過海走到了日本、走到了意大利、走向了世界。



作者簡介   

  

蔡盛,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安徽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宣城市作協(xié)副主席,涇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出版《跟我出發(fā)》《走進涇縣》《印象涇縣》三部文集,并有200多篇文學(xué)作品刊發(fā)《清明》《安徽文學(xué)》《雨花》《翠苑》《新安晚報》《芳草潮》《中華文學(xué)》等報刊,多次在省市縣征文大賽中獲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国产老买老妇bbb|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黄色网址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色片| 亚洲人成777| 白白的肥岳嗷嗷叫|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护士系列sdde221取精|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中文| 日韩精品第1页|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jizz18日本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很痛|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欧美一级黄视频|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