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7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剛剛,中國作家協會發布兩份公告,公布2024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和2024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入選名單。
我省兩位作家的選題入選,分別是潘小平報告文學《水調歌》入選“奮進新征程、書寫新史詩”主題專項;網絡作家存葉(張玉龍)作品《麥穗上的女人》入選“人民美好生活”主題專項。
《水調歌》創作大綱
該創作項目為反映引江濟淮工程的長篇報告文學。引江濟淮工程集供水、航運、生態、防洪綜合效益于一身,溝通長江、淮河兩大水系,覆蓋7.06萬平方公里土地,惠及皖豫2省15市55縣5000多萬人口,是中國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是中國大地上,又一條與京杭大運河平行的人工運河。引江濟淮工程將深刻影響江淮生態格局、區域發展格局和國家航運格局,對安徽經濟社會的影響尤其深刻。作者自2021年1月起,開始對相關資料的搜集梳理并同時進入對引江濟淮工程的跟蹤采訪,足跡遍及工程的三大段落、八大樞紐、723公里輸水線路,完成了對200多名工程建設者的采訪。偉大的工程,誕生于偉大的時代,作品以深厚的人文儲備,宏闊的文化地理視角,真實人物和現實場景,為時代高歌,為人民立傳,展現中國人再造山河,開千秋偉業的波瀾壯闊。
作者簡介
潘小平,安徽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安徽大學兼職教授,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長。1992年之前,在淮北煤炭師范學院(今淮北師范大學)中文系從事寫作教學和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初調入省文聯理論研究室,1995年開始從學術研究轉向文學創作。以散文和紀錄片為主要創作樣式,有《季風來臨》《北方驛站》《城市囈語》《前朝舊事》《長湖一望水如天》《讀書的女人不會老》《無用之用》等散文隨筆和文學評論出版發行。廣泛參與電視策劃與制作,擔任多部近200集紀錄片撰稿,希望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將精英的理念傳達給大眾。近年來開始嘗試小說創作,有《少男》《扁豆花開》《雪打燈》等中篇小說發表并選載。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專題獎,中國優秀紀錄片獎,安徽“五個一”工程獎等。已發表論文、散文、紀實文學、影視文學、小說約980萬字。
《麥穗上的女人》創作大綱
一個農村婦女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創業,想想就極為困難,但麥穗卻并不氣餒。她在退伍軍人王文杰的幫助下,靠著雙手和勤勞,一步一個腳印,讓麥穗板面館在市區成功立足下來。適逢政府舉辦板面大賽,麥穗在未婚夫劉向東的鼓勵下,決定參賽,最終她依靠著出色的技藝,成功奪得大賽金獎,更是因為這個機會,被潁州板面非遺傳承人王老爺子看重,收為弟子。
數年后,已經依靠勤勞致富的麥穗并沒有忘記初心,她決定回報鄉里,在政府的支持下,于家鄉成立了餐飲公司,建立小麥生產基地、綠色無公蔬菜種植基地以及養殖基地,帶動家鄉致富,為老家的脫貧攻堅,貢獻出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她始終堅持學習、傳承非遺板面技藝和文化,開設麥穗板面連鎖店,走出潁州,面向整個徽省,甚至走向全國,使得板面文化,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
作者簡介
張玉龍(筆名存葉),1997年生,安徽阜陽人,網絡作家。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監事,阜陽市青聯委員。2016年開始創作,先后發表作品十余部,總創作字數超過2000萬字。目前簽約于七貓中文網,曾獲七貓2021年度最佳新秀作品獎,作品授權海外翻譯版權及NFT數字藏品。著有《我能采集萬物》《最無畏者是少年》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