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17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在過去的2024年,濉溪縣作家協會抓人才、強管理、抓創作、出精品,依靠全體作協會員的共同奮進,收獲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促進了全縣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抓創作、促發展,文學惠民助企廣泛開展。在2023年成功舉辦“安徽詩人獎”及文學館揭牌儀式、省作協領導改稿會的基礎上,2024 年縣作協持續發力,組織各類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學活動。在濉溪文學館舉辦文學沙龍活動,作家們圍繞文學創作熱點話題深入探討,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為后續創作提供了諸多靈感與思路。不定期向濉溪職業技術學校、縣實驗小學等開展贈書活動,精選系列優秀文學作品,將知識與文化的火種傳遞給求知學子,助推文學知識在校園的廣泛傳播與普及。舉辦張淑梅長篇小說《桃李原》、董靜《城市農夫的四季》分享會等活動,作者與讀者們近距離互動,深入解讀作品背后的創作故事與情感內涵,激發讀者對文學作品的熱愛與思考。辦全縣中學生寫作能力大賽,吸引了500多名中學生踴躍參與,激發了青少年對文學創作的濃厚興趣與熱情,更為文學事業未來發展挖掘和培養了潛在的新生力量。推進文學助力鄉村振興,舉辦“鄉村振興路·你我共奮進”主題征文活動,組織文學愛好者采訪“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周素英、優秀女企業家張露露等優秀典型女性代表、赴美好鄉村劉橋鎮王堰村、楊莊村等地開展采風創作活動,親身感受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汲取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創作出了一批反映時代脈搏、貼近人民生活有溫度、有情感、有深度的作品。
重人才、強管理,文學事業支撐持續增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的要求,注重在文學精品創作中發現和培養人才,促進文學人才擴總量、優結構、提質量。濉溪作家在《小說選刊》《北京文學》《詩選刊》《詩歌月刊》等國內知名期刊,以及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等重要網絡平臺發表文學作品近300件。青年詩人鄒浩組詩8首發在2024年第8期《詩歌月刊》,這是我縣青年詩人一次性在省級知名刊物發表最多的一次,這也是對濉溪縣詩歌創作的肯定與鼓勵;在第十一屆肥西紫蓬詩歌節暨紀念《詩歌月刊》創刊40周年座談會上,青年詩人王光陽(蘭秋)憑借其出色的創作實力榮耀入選;王利雪的散文《風里有只聆聽的耳朵》和沈興梅的散文《伴著美味閱書香》,成功入選中國作家網駐站內刊優秀作品聯展;縣作協主席、詩人梁作成以其較高的創作水平和豐碩的創作成果,成功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軍旅作家王昆在全國青年作家代表在大會上發言。堅持廣發現、重培養、善舉薦相結合,支持文學人才隊伍建設,縣作協會員郜芬、鄒浩、周丹3人榮譽加入安徽省作家協會。目前,全縣有濉溪籍中國作協會員11人、本土1人,本土省級會員35人。協會的活動和取得的榮譽被中國網、、安徽省作協公眾號、濉溪縣政府網、安徽財經網、全國基層黨建網、安徽網、今日頭條、《淮北日報》、淮北新聞等20多家媒體和網站刊登。
2025 年,縣作協將以濉溪建縣75周年為契機,堅持以“三大活動”(全國名家探濉溪,大型運河文化、茶文化文學主題創作采風,全國文學征文活動)為抓手,在文學創作、活動開展、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方面,創新舉措,精準發力,全力推進濉溪文學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