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1 來源:安徽作家網 作者:安徽作家網
陽光之下的平凡生活
——讀蘇北短篇小說《日下》有感
邵正紅
聽聞蘇北的短篇小說《日下》刊發《作品》2025年第2期,迫不及待地找來一讀。這篇小說以高郵湖畔一小城生活為背景,描繪了普通人的生活瑣事,在藝術特色上呈現出獨特的魅力,確實與汪曾祺、赫拉巴爾的風格有相似之處,同時也有自身鮮明的特點。
平淡質樸的生活敘事:小說以日常生活瑣事為素材,如家庭聚餐、鄰里聊天、夏日消暑等,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和激烈的沖突,展現了普通人平淡而真實的生活狀態。這種對凡人小事的書寫,貼近生活本真,使讀者能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煙火氣和真實感,就像汪曾祺筆下對故鄉風土人情的細膩描繪,以小見大,展現生活的全貌。
生動鮮活的人物塑造: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塑造了眾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如藍老師的直爽、母親的善良、妹妹的無奈、老文的熱心等,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躍然紙上。作者還善于通過人物之間的互動和矛盾,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人際關系,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細膩入微的環境描寫:對小城的環境描寫細致入微,如對越河、老城墻、街巷、庭院等的描寫,不僅勾勒出了小城古樸的風貌,也營造出了濃郁的地域文化氛圍。同時,環境描寫還與人物的心境和情感相呼應,如炎熱的夏日、暴雨的場景等,襯托出人物的情緒和生活狀態,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具有很強的畫面感,讓讀者如臨其境。
自然流暢的語言風格:語言簡潔、質樸、自然,富有生活氣息。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方言詞匯和口語化表達,如“哈大×”“光淌”“揸手托腳”等,使小說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讀起來親切自然,就像在聽作者講述身邊的故事。這種語言風格與汪曾祺的小說語言有相似之處,都追求一種平淡而有味的藝術效果。
含蓄深沉的情感表達:小說情感表達含蓄內斂,沒有直白的抒情和議論,而是通過對生活瑣事的敘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故鄉的眷戀、對親情和友情的珍視以及對人生的思考。這種情感表達深沉而持久,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慢慢體會和感悟。
獨特的結構安排:小說沒有嚴格的線性結構,而是以片段式的場景和回憶串聯起來,看似松散,實則形散神聚。通過不同場景和人物故事的切換,展現了小城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人物的命運變遷,使小說具有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與赫拉巴爾小說中那種看似無序卻又蘊含內在邏輯的結構有一定相似性。
小說通過這些藝術特色,展現小城的生活畫卷,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贊美,讓讀者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小說以《日下》為題,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一是象征生活狀態,隱喻平凡人的生活。
陽光之下的平凡生活:“日下”直觀地描繪了人們在陽光下的生活場景,象征著小說所聚焦的是平凡人在日常陽光照耀下的普通生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實實在在發生著的凡人小事,與小說的內容相呼應,展現生活的本真狀態。
隨時間流逝的生活:“日”代表著時間的流逝,“日下”意味著在時間的長河中,生活不斷地向前推進,人們在每一天的時光里經歷著喜怒哀樂,暗示著小說中人物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展開,有其自身的節奏和軌跡,體現出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二是營造氛圍與意境,蘊含人生哲學意味。
對當下的關注:“日下”可以理解為當下、眼前的意思,強調了對當下生活的關注和珍視,與“活在當下”的主題相契合,提醒人們要用心去感受和體驗當下的生活,不要忽視身邊的美好和真實。
命運與無常: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一種自然規律,也暗示著生活中的無常和變化。在“日下”的生活中,人們會遇到各種事情,就像太陽有時會被烏云遮住,生活也會有起伏,但太陽總會再次出現,寓意著生活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繼續前行,有一種對命運的坦然和豁達。